涂料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发挥作用。涂料的施工性能,包括将涂料涂布在底材上开始至形成漆膜为止,主要性能如下:⑴施工性根据施工方法不同,施工性分为刷涂性、喷涂性、刮涂性,即涂料在用刷、喷、刮方法施工时,既容易施工,又能得到涂膜很快流平,没有流挂、起皱、缩边、渗色咬底或翻黄等现象。测定方法按《GB/T6753.6-86》标准。⑵干燥时间涂料的干燥过程根据涂膜物理性状主要是黏度的变化过程分为不同阶段。习惯上分为表面干燥、实际干燥和完全干燥三个阶段。①表干时间:乳胶漆在25℃度的常温下,表干时间为2小时工程质量检测告诉你:如何鉴定家庭装潢的工程质量?可以说是比较难的,尤其是目前装修市场还不很规范,更是甲乙双方各执一理。由于家庭装潢主要是手工操作,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工期以及施工季节,都会影响到实际的工程质量,因此,在评判标准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要过分放任,但也万不可太挑剔。 除了在装修合同上可以明确注明的质量标准外,在其它方面要允许存在一定的偏差范围,只要不影响整体结构安全、不影响具体使用功能、不影响美观,就算可。
检测建筑节能是住宅建设发展的方向,合肥建筑加固建筑的节能效果直接取决于节能材料的产品质量。节能材料检测成为确保居住建筑的节能质量、实现节能目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而节能材料检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文章中,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节能建材的检测质量控制方法做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建筑业有一定的帮助。 检测我国节能建材应用和推广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先进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比如美国,早在90年代就设立法案制定屋面和墙体材料等各类建筑节能材料的标准,并大力鼓励发展节能建材。我国节能建材自70年始生产以来发展相当缓慢,实心粘土砖产量一直占据我国墙体材料的主导地位;我国基本上没有采用保温隔热材料,节能节材的门窗及上下水管的普及率更是不及发达国家的1/10。因此,我国也逐渐提高对建筑环保节能的要求:2010年全国新建筑1/3以上达到节能建筑的标准,到2020年要通过进一步推广节能建材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达到节能65%的总目标合肥建筑加固。在低碳经济和降低建筑能耗的背景下,节能建材的广泛生产和应用对推动我国建筑节能。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为你介绍基坑工程安全施工质量检查包括哪些1、基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原材料表观质量; (2)围护结构施工质量; (3)现场施工场地布置; (4)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工况; (5)降水、排水质量; (6)回填土质量; (7)其他需要检查质量的内容。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告诉你围护结构施工质量检查:应包括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质量检查和施工过程检查、施工完成后的检查;施工过程应主要检查施工机械的性能、施工工艺及施工参数的合理性,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检查应按相关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进行,主要内容及方法应符合表10.2.2的规定。 3、当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工程,设置封闭的截水帷幕时,开挖前应通过坑内预降水措施检查帷幕截水效果。 4、施工现场平面、竖向布置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出土坡道、出土口位置; (2)堆载位置及堆载大小; (3)重车行驶区域; (4)大型施工机械停靠点; (5)塔吊位置。 5、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工况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各工况的基坑开挖深度; (2)坑内各部位土方。
哪些房屋应进行抗震鉴定?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已经建成的下列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①重大建设工程; ②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③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建设工程; ④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 ⑤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建设工程。
特殊测量方法有着常规地面测量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1)测量过程简单;(2)容易实现连续监测和自动化监测;(3)能够获得建筑物局部和变形体内部的变形信息。同样特殊测量方法同样存在许多缺点。明显的缺点是由于位移传感器,它是一种接触型传感器,因为传感器与测量点必须紧密接触,因此对于难以接近的点无法测量,同样对于监测物横向的位移测量同样存在困难。加速度传感器,由于为获得位移的数据时,必须对获得数据进行两次积分,精度不高,也无法实现对大型斜拉桥和悬索桥等柔性体系的频率分析,且在大跨度桥梁上安装加速度计将十分困难。磁环式沉降仪借助磁学原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通过观测埋设在回填土或钻孔内沉降环(磁环)的位置变化反映土体的变形量,沉降环外壳一般注塑成型,内安装磁性材料。整个系统由探头、覆膜钢尺、导向管、基准环、沉降环等组成。在进行沉降观测前.应穿过导向管埋设若干只沉降环。测量时,将带有钢尺的探头从管口送入.当探头到达沉降环中心时,探头的磁阻传感器信号达到峰值,经过钢尺两侧的导线将信号传至卷筒内的仪器放大显示。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危害随着建筑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也逐渐呈现出超体量、超高层、大跨度等特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表现为:工程桩断裂,地下室后浇带渗水,剪力墙收缩裂纹,高低层连接处结构裂纹,砼标养试块强度不足,钢筋间距偏差过大,钢筋焊接试拉件不合格,板厚正负偏差过大,剪力墙垂直偏差过大,砼整体面层开裂,砌体与砼相接处收缩裂纹,砌体窗台八字裂纹,抹灰空鼓开裂,穿墙穿板管口周边渗水,防雷接地电阻偏高,外墙砖脱落,基坑及室内外回土沉降等。以上问题分为两类:1、直接涉及基础主体结构使用功能安全的,会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事故,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杜绝或者返工重建,否则按相应法律法规严禁交付使用。2、有影响工程正常使用耐久年限的,属于局部不合格,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杜绝或者按规范加固修正处理,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有直接影响业主不能正常使用的,必须依建筑工程质量保修条例返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返工或加固都需要投入额外的质量成本和时间,拆除重建更是管理和投资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