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国家对检测机构政策的调整与放开,全国各地涌现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国家对建立检测实验室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包括了在实验室人员、设备、环境、方法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筛选与控制,从以下几个人方面进行实验室建立的讲述。 拟开展项目的规划 实验室建立之初,筹备者应规划好拟开展的检测项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序列主要有见证取样检测和专项检测,专项检测序列包括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建筑幕墙工程检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建筑节能工程检测等类别。每个序列又包括了若干个检测项目,比如见证取样检测序列包括了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钢筋(含原材、焊接和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混凝土性能检测、砂浆性能检测、土工试验、混凝土掺加剂、沥青等检测项目;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序列包括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桩的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和锚杆锁定力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包括混凝土强度检测、砂浆强度检测、砌体强度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后置埋件力学性。
我国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1)中医靠“望、闻、问、切”诊病,其中的切即切脉、按脉———由感触到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种类、所在和轻重,而“望”就是目视观察。显然“望”“闻”和“切”即是我国古老的“无损检测”,因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此等记载,更不用说司马迁著《史记》中的(战国人)《传》了。拉萨建筑工程检测施工(2)东汉顺帝阳嘉无年(公元132年)太史令张衡(河南南阳西鄂人,公元78-139年)发明“候风地动仪”———世界早的地震仪。《后汉书》载:“……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徵,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之。”这是我国早用仪器进行的无损检测。(3)唐朝杜佑(公元731-812年)所撰《通典》《拒守法》中载“地听:于城内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以新甖(小口大腹之盛酒瓦器)用薄皮裹口如鼓,使聪耳者于井中,讬甖而听,则去城五百步内悉知之。”贵州检测从而防备敌方(特别是骑兵)的突然袭击。说明我国唐朝天宝年(公元742-755年)前早已掌握此项技术。(4)拉萨建筑工程检测根据硬物敲击木材、石料、墙壁等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它们质地的优劣———有无空腔,破裂等缺陷。历。
大直径桩测试中的一个小技巧。由于浅部小缺陷局部三维效应和表面波影响,在测试大直径灌注桩时,无论使用速度计还是加速度计均难以避免振荡现象发生,而且不同安装和测试地点间获得的信号往往一致性较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怎样得到理想的反映桩身实际情况的非振荡信号呢?有专家提供了一套非常合乎情理的简易办法──“信号平均”。固定传感器和激振方式,在桩头不同部位(应有代表性)进行敲击测试,将各次测试信号进行平均(6-12次),一般来说,平均结果可以消去浅部干扰、三维效应和表面波效应,为较理想的信号,应以其为主要分析对象。改变安装地点,重复上述步骤,比较测试结果。
现代生活中,高层建筑和身处危险的地势的桥梁等建筑物与日俱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建筑物的变形是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筑物静态变形检测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工作,监测的技术和手段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光电监测技术(1)角度交会法角度交汇法产生误差的主要是测角误差m,交会角γ以及两个测站观测角三个因素造成的,其中还和α、β及测站基线(I)有关。因此,变形观测使用的经纬仪,测角精度越高越好,一般应在士1°以上,如使用型号为J,T3等精密经纬仪;观测前要注意交会角度大小的控制,一般当m,D一定,交会角y=90°时,位移值误差小。